电气专业女生是否应该读博?—云知电平台-电气知识交流与技术合作平台
登录注册 微信
关注微信公众号
投诉建议 |       返回新版 >
NE牛顿眼

【硕博之家-科研工作】[待回答]
电气专业女生是否应该读博?

收藏 似水流年 31707次待回答

问题注释:本人电力名校电气工科女一枚,在本校读完了本科又读硕士,硕士期间发表过两篇EI会议论文。
现在已经找了我们市供电局的工作,但是导师从去年就一直劝说我读博,现在说我找的工作会浪费我才华,让我趁着学校今年最后一批免考博士录取前转博。
但是读博真心挺辛苦。。。而我父母并不希望我太累,希望我早点毕业回家工作,不要成为第三类人。。。
我好纠结。。。读博吧,怕压力太大,怕毕不了业,怕嫁不出去。。。不读吧,真的也担心在局子里会废掉,是会觉得有点对不起导师,也对不起寒窗苦读这么多年。。。
真希望有前辈可以在这个岔路口指点一下,用你们的经验和感悟帮我出出主意。如能让我顿悟。。感激不尽!

回答须知?

回答须知:

1.回答时本着科学、诚信的态度,禁止无意义和不相关的回答。以便发布人及其他用户理解和给以正确的点评。

2.以广告为目的的答案,一旦发现,网站将按“垃圾广告”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3.在本网站禁止拷贝,抄袭,盗取他人答案的行为(少于40%的创新,且未标明出处者视为违规)。

请您登录后进行回答!



69条回复
  • 123
    • 人生吧,有时候就是这么纠结,选择越多越纠结,越认真越难受。能想清楚,固然很好;但人生轨迹确实太纷繁复杂了,人不一定真的能看透,很多时候规划得很美好,但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多数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走了下来,似乎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很认真思考又很纠结地把控人生轨迹,也常常不是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经常一不小心就“出轨”了。有时候回头想想,还不如简单快乐地生活、学习、工作,踏实认真地走好脚下每一步路,跟着直觉走,人生不会太差。如果侥幸混出个“人样”来了,别得意忘形;如果运气一般,那就开开心心地做个平凡的普通人,这个社会就是平凡人的社会;如果运气太背,该释然一笑的时候,也要笑对失意和挫折,说不定转角就能遇到“好心情”了。

      我算是一个比较爱规划的人了,但我的人生轨迹大多数时候是偏离预定轨道的。初中时候,目标是考上县重点高中;结果快入学报到的时候,有个同乡告诉我有一所牛逼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绵阳中学,我可以就读,分数只超理科实验班录取线2分,在此之前我就压根儿没有听说过这么一所牛逼高中,但必须在一两天内做决定,人瞬间就着急了,感觉不抓住就要后悔一辈子,念了之后才发现绵中原来这么牛叉。感觉这么牛叉中学的人都应该上北大清华,目标就是这么高,虽然在绵中位次已经到了300名了,典型的不知天高地厚,但这就是很好的精神面貌啊。奥赛教练说得好,绝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我们把目标定在90分,最后可能就是80分,只有把目标定在100分,结果才有可能是90分。高中时跟风搞竞赛,感觉拿到一等奖很拉风,也梦想过能拿奖,但每每看到自己屌丝样儿就觉得无望,既然选择了,就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命运似乎也给我机会了,68分压线拿到一等奖,获得保送资格,上了交大。来交大后发现大家都好屌啊,很是自卑,我的目标就是顺利毕业,找份工作,因此参加了很多社会实践活动,结果练就了一副好嘴才,成绩平平,大家觉得我适合搞销售,技术这种大事情就不劳我操心了。后来顺利毕业了,此时又觉得读到交大这么牛逼的大学,不顺便读个研究生,都觉得亏,再者本科生已经多如牛毛了,长远看读研究生才能稍微提升一下学历层次。于是加入了考研队伍。目标是英语50分(过线),靠数学和电路涨分,目标145+,结果英语62,数学电路均为135+。虽然侥幸考上了硕士,但自己几斤几两,心里还是清楚的,硕士就是求个毕业,拿个文凭,好好做个项目,锻炼锻炼就行了,牛逼的理论就不搞了。此时学校有生活补贴了,不差钱了,就开始全方位锻炼了,研究生会+创业,搞得风生水起,同时为了应付项目还得搞研究啊,结果还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创新性成果(有没有价值另说),还拿了几次优秀论文奖,瞬间信心爆棚了,还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下一步研究计划,连具体的思路都有了,感觉不读博就亏了,瞬间觉得努力努力还是可以够得着博士的,虚荣心被点燃了,欲望释放了。9月初找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是不是该读个博啊,十月份就得申请啊,正在纠结呢,给老板说我在考虑要不要读博啊,结果老板说读啊,填个表就行了(人家其实是找你研究研究要不要读博呢)。就这样被赶上去了,读了。结果刚转博就被要求换方向,原来唾手可得的研究不让搞了,有新项目了,不是电力电子,而且还是我最害怕的电力系统。瞬间感觉人生黑暗了,开始恐惧,感觉毕不了业了,开始纠结要不要继续,甚至联系企业考虑工作了。最后坚持下来的原因就是上船了,不好回头了,就这样硬着头皮走呗。下定决心把项目搞定,也不指望出什么成果,能完成项目要求即可,然后回来搞电力电子发文章,毕业。结果就这样被逼接触了自己最害怕的电力系统,一旦深入进去发现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之前的恐惧大多是自己想象的,并没有深入下去搞。最后电力系统学科的思路、理论、方法、工具对我产生了启发,对于研究电力电子系统反倒是有了借鉴启发作用,反过头来把这些东西类推到电力电子,结果产生灵感了,这一切都不是按照我的计划走的,最终却水到渠成了,原本想混毕业的,结果还混出了点名堂,很多专家对我的博士论文还非常感兴趣,答辩专家的评价还非常高,跟压抑煎熬的答辩氛围还真的不一样。

      回顾我的求学经历,其实大部分轨迹都没有在设定路线上,大多都是比较临时突然的决定。有的时候目标高了一点,最后没有那么乐观,结果差了一点点;有时候目标低了,但总是有惊喜,结果比预期又好了那么一点点;不管是乐观,还是保守,但都很认真地做,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偏差。其实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决定都是靠着直觉走的,这种直觉却是根据自己能力和环境的综合判断得出的,有时候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好,但这样做了结果并不会有太大偏差。总之,不管怎么走,怎么计划,怎么决定,每一步都认真地、努力地坚持下来,努力了坚持了,就会不断地积累,就会产生潜移默化,就会从量变到达质变,突然有一天你就发现自己变了。每一个分叉口的备选方案,走下去都不会太差,因为这些备选方案其实都不错,不好的方案已经被你自动屏蔽了,剩下的都是还不错的,每一个方案各有优缺点,风景都美,只是美的方式不同,你要是会欣赏,会知足,你愿意考虑的每一条路都不错。不会欣赏,不懂得满足,不懂得坚持,不知道努力,永远也不会发现他的美好,每一条路都不够理想,走哪一条路也都会后悔。很多人都是别人碗里的饭更好吃,其实自己的也不错,至少自己的也不难吃或者说别人的也没有那么好吃。

       

      再来说说题主的故事。“硕士期间发表过两篇EI会议论文”、“导师一直劝说我读博”、“现在找的工作会浪费我才华”,种种迹象表明,题主还是非常优秀的,只是不够自信。如果你都不够优秀,那连论文都没有发过的人咋评价呢?导师为啥一直劝你读博呢?大部分老师还是会劝说他看得上的人读博士的,都说了你有才华,似乎你也默认了,否则就不会这么纠结了。要是真觉得自己完全不适合,你肯定果断不考虑了,呵呵呵就完了,就没有这个纠结了。再者,你是这个学校正常进来的,正常毕业的,那么大概率是适合读这个学校的博士的,层次差不多的人就上层次差不多的学校,甚至随着学历层次升高,很多人都实现了学校层次的提升。所以你读博,相信还是有这个基础能力了,大概率下是没啥问题的了。至于真实的情况是否顺利,那还有很多因素左右呢,这就不是自己能够左右的了,交给命运和缘分吧,没人能给你百分之百的保证。同理,任何一条路径也都是这样的,撞到好运了,保持冷静,运气差了,不要窝心,会时来运转的,就看积累和努力是否够了,运气的成分是可以通过积累和努力换回的。所以,运气好了,读博顺利一点,不好了,那就是时间长一点而已嘛。所以还需要“怕毕不了业”吗?

      再来看“供电局”,这个就真的“不辛苦”吗?大部分人也有抱怨的时候,也有不如意的时候,也有非常辛苦的时候,可能会少一点,但差不到哪里去的。各行各业都在矛盾中趋于平衡合理,如果哪个工作各种好,肯定有更多人上去,慢慢地也就一般了。须知,电网公司从03年成立至今也就十多年而已,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爆炸性增长,风光无限,未来呢?新常态,经济下行,普遍降薪,电改风云?如果之前太爽了,说明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风险就很大,不合理的就该被纠正。一旦售电端保不住,我相信国网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人民就是不想让你们这一拨儿人过得特别爽,也要让你们跟大家一样做个平凡人,有肉一起吃,有汤一起喝。别忘了90年代的国企倒闭大潮,别忘了这两年黑色能源的夕阳西下,几年前那也是风光无限哟。“真的也担心在局子里会废掉”这句话更没来由了,你想废掉在哪里都能废掉,上大学废掉的人也不少啊,连交大清华都有废掉的人哟,我都听很多人说上大学没啥意义呢。另外,就算局子真的很差,你还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嘛,局子应该也是希望有人傻傻地干活嘛。大学更轻松更好玩呢,想玩就玩,爽得很,但还是有人出息了,也有人废掉了。更多的取决于你自己,局子没有想象的那么黑暗,局子外面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催人奋进。

      顺便说一句,大部分人读博还是没有工作辛苦的,尤其是在民企工作的人。“怕压力太大”完全没有必要,有几个工作不压力大呢?又有几个工作真的是压力大呢?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就看你能不能真的举重若轻了。

      “第三类人”这就是典型的标签,你当他是回事,他就是个标签,你不care他,他也就只是个标签。这种标签太多了,本科生、研究生、交大的、X大的、农村人、城里人、西部的、沿海的。来了南京我以为大家都满意了呢,结果南边的说苏北的,扬州等地强调自己是苏中的,苏锡常镇说随便吧,反正我们是苏南的,苏南的还继续划分,无锡苏州觉得很牛逼,甚至连南京都不认。呵呵呵,总是有的玩儿啊,我看上去觉得很好玩。如果你很认真,当然很苦恼,如果你就只当是一个身份的区别,顶多也就是闹闹,玩笑一下而已,就算他认真了又能咋的?不要太在乎这个标签。北京上海看着很爽,也有他们的难处,我看西安成都的大部分人民生活过得很好嘛,一两年就能买房,而北京上海的收入高,但跟房价一比呢,瞬间发现帝魔二都的人才是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同样,读博士又咋了嘛,干了不同种类的工作而已嘛,社会分工不一样而已嘛,真的很好吗?就看你怎么看了哟。女博士又咋了吗?我老婆要是个博士,我还觉得更好呢。现在大学、研究院所里面的女的人家不是好好的吗?真的有人在乎所谓的“第三类人”吗?说这话的时候真的有恶意吗?女博士确实少,所以这么说而已。清华的学生还少呢,所以“清华的”是不是更牛逼或者更苦逼呢?老实说,有几个人能考上清华呢,这么看当然牛逼,同样的,博士也很少,女博士更少,所以也很牛逼嘛,让他们读博士,大部分女博士也跟男博士差不多,只是这些女的没有读博而已。毕业后大家也做一样的工作,大部分清华人也是所谓的普通人,并没有上天啊,他除了是“清华”标签,我们是“X大”标签以外,没啥差别啊,不告诉你他是“清华”的,你可能也不觉得多牛逼嘛,告诉你清华标签,你可能眼前一亮,过不了几天也就习惯了。女博士也一样,顶多就是第一眼的时候觉得不一样,时间长了也就这样了,还能真的把你当“第三类人”?跟大部分标签一样,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和看法。当真了,就是个标签;不在乎了,那也只是个标签而已。有谁真的care呢?还“怕嫁不出去”吗?是否嫁的出去的根源在这里吗?美丽漂亮、温柔体贴、勤俭善良,谁不想要?反倒是博士毕业后选择的标准更高了嘛,其实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两个人的匹配,你想要跟更好的搭配,那你也得有更多的吸引人的地方啊,学历好肯定不是坏事,至少大部分时候不是坏事,小概率的话就忽略吧,人生不是为小概率而生活的。学历高了就嫁不出去了,那初中小学以及文盲呢?一定更好吗?同等情况下,学历越高,大多数时候选择的伴侣也越好(至少看上去很好吧),我就碰到很多博士夫妻,双方收入都高,在北京上海生活就很轻松,换成小硕了,可能压力就大了。

      “不读吧,觉得对不起导师”,这个完全不必要了吧,有点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哈,这个世界差谁都能玩得转,连美国总统也是这样,奥黑可以,川普也可以。

      “对不起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做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呢?你也清楚每一条路都有优缺点,风景不同而已,有得有失,怕什么?有啥输不起啊。凭啥让你啥都好呢?这样不公平不合理嘛,更不现实嘛。如果为了大局,注定要失去一些,那失去就失去吧,别太放不下,放下包袱才能轻装简从,才能健步如飞。

      “真希望有前辈可以在这个岔路口指点一下”,能最终帮助你的还是你自己,你看到的岔路口上的每一条路其实都是不错的,这都是直觉内化后给出的好路子,不好的路径早已被你pass了,留下来的都是好的,就看你喜欢哪一条路上的风景,走哪一条路都能看到好风景的,跟着直觉走,选择了就尽量坚持,风雨无阻,努力积累之后,一般不会差得太远,如果真的差得太远了,呵呵呵一笑,怕啥,不会差得太远的。

      “用你们的经验和感悟帮我出出主意”。这就是我的主意,我的主意就是没有主意,题主“感激不尽”吧!



      几点需要补充的(不要跟我说,谁谁就不是这样的,我看的是基本面,谈的是大概率,统计学意义上的事情,不是个别特例,例如:不能因为交大出了一个钱学森,所以所有交大人都跟钱学森一样牛逼):

      1、如果想去大学任教,目前趋势来看,最好拿博士学位;

      2、从收入来看,总体上博士肯定是要高于硕士的,电力电子的博士起薪几乎是硕士的2倍,算上硕士在你读博期间的升值加薪,估计也很难达到博士毕业时候的起薪,就不要说后续的持续增长性了,以及博士帽的虚荣了。(有统计数据说博士收入少于硕士,我需要强调的是博士在高校工作的多一些,硕士在高校工作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而高校的收入看的税后到手,企业则是典型的税前收入,在高校工作更多的是追求社会价值,而不是那一点点物质收入,别看不起这点物质收入,一般人想要拿高薪来换这点可怜的收入还没有机会呢。因此,要比较就同类比较,企业工作的博士跟企业工作的硕士比较,这种比较才有实用价值,才能得出可行的结论)

      3、短期看,读博的人在经济上确实屌丝一些。硕士25岁毕业的时候经济收入已经差不多了,博士30毕业踏入社会,虽然年薪高,但是前期积累几乎没有啊,而30岁需要买房结婚生孩,经济压力瞬间涌入啊,这时候虽然是潜力股,但是变现也是需要时间的啊,有点周转不过来啊,所以很多博士在这个时候会觉得很痛苦,熬过去就好了。

      4、工程学科读博士,更多的是积累,付出了总会有收获的,顶多就是别人发了一堆论文,而且逼格还很高,而我们呢,可能数量少点,水平低点,但也是能混着毕业的。再好也几乎发不了nature、science,成果几乎上不了新闻;再差也不会比你的同学差到哪里去,人家三年,那你五六年嘛,人家发PE,那你发JPE嘛,是差了一点点,但也是成果啊,也能毕业啊。

      5、读博这个事情应该自己拿主意,考虑读博的人应该年龄不小了,该是自主自立的时候了,先从自己拿主意开始。当然,能够获得身边大部分人的支持当然更好,例如父母、配偶、导师。

      6、最重要的一点,不要把博士看得太牛逼,我现在的体会越来越强,博士也只是人生不同的经历而已。博士做的工作可能跟硕士不一样,那也只是分工不同,喜欢博士的工作内容就来读博,不喜欢不适合那就干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即可。博士也就是个博士而已。

      祝题主开心淡定地“跳坑”或者“避坑”,跳下去玩玩挺好的,绕着走开也没啥,坑依然是坑,你依然是你,一切都是原来该有的模样。

    • 2016-12-17 22:46:48
    •  (26)  
    • 回复
    • 查看评论(12)
      匿名
    • 答主就是发pe的人家
    • 2016-12-18 13:28:54
    •  (1)  
    • 回复
      匿名
    • 说的很好啊。路真是走出来的,事业心强就去读博。事业心一般就供电局。
    • 2016-12-22 15:08:58
    •  (1)  
    • 回复
    • 栗峰
    • 熊师兄分析的太到位了
    • 2017-01-15 14:37:14
    •  (1)  
    • 回复
    • 瓜大牛人
    • 熊老师真的很传奇啊,你的回答扩展开来就可以写个人传记了,回答问题这股认真劲儿真让人佩服,给你点个赞!
    • 2017-01-16 22:42:53
    •  (1)  
    • 回复
    • 李秋月
    • 分析得好细致,佩服这种敬业的态度
    • 2017-02-06 20:10:14
    •  (1)  
    • 回复
    • fairyxianzi
    • 人生吧,有时候就是这么纠结,选择越多越纠结,越认真越难受。能想清楚,固然很好;但人生轨迹确实太纷繁复杂了,人不一定真的能看透,很多时候规划得很美好,但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大多数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走了下来,似乎也没有差到哪里去,很认真思考又很纠结地把控人生轨迹,也常常不是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经常一不小心就“出轨”了。有时候回头想想,还不如简单快乐地生活、学习、工作,踏实认真地走好脚下每一步路,跟着直觉走,人生不会太差。如果侥幸混出个“人样”来了,别得意忘形;如果运气一般,那就开开心心地做个平凡的普通人,这个社会就是平凡人的社会;如果运气太背,该释然一笑的时候,也要笑对失意和挫折,说不定转角就能遇到“好心情”了。 说的真好!!!最近因为毕业找工作都要纠结死了,看了熊博的分析茅塞顿开!哈哈
    • 2017-03-01 10:43:21
    •  (1)  
    • 回复
    • 电气小白
    • 以亲身自己经历,给我们提供建议,谢谢前辈,谆谆教诲。
    • 2017-08-31 16:11:55
    •  (1)  
    • 回复
    • 123
    • 回复匿名
    • 可以知道你是谁吗?
    • 2016-12-18 19:39:46
    •  (0)  
    • 回复
    • 123
    • 回复瓜大牛人
    • 带个头嘛
    • 2017-01-22 10:44:49
    •  (0)  
    • 回复
    • 瞌睡的小坦克
    • 熊博说的太好了
    • 2017-05-26 09:31:06
    •  (0)  
    • 回复
    • 123
    • 回复fairyxianzi
    • 小姑娘加油哟
    • 2017-09-08 22:02:00
    •  (0)  
    • 回复
    • 123
    • 回复电气小白
    • 对你有用就好哈
    • 2017-09-08 22:02:36
    •  (0)  
    • 回复
    • 匿名
      • 简单说两句吧。前面的童鞋都说的挺好的。


        读博也是为了就业,有了phd就有了进入高校的敲门砖,而高校教师还是比较适合女生的一个工作,这是读博最attractive的地方。至于薪水,如果把读博的五年放在一个好的企业里面去学技术,五年之后你的薪水一般不会低于甚至高于博士刚毕业的同学。


        值得注意的现在高校走professor路线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项目、文章、教学几管齐下,适合就是事业,不适合就是折磨了。简单的列一下自测方案1.我是否适合科研,2.博导的学术水平,3.个人兴趣和志向。这几点可能很大程度决定你在这个职业岗位上能否顺利happy走下去。


        1. 适合科研。如果你一直学的轻松,数学,自控以若干专业基础课成绩好,硕士期间已经有了论文特别是英文论文写作的良好基础,应该就没问题。


         2.博导的学术水平。不仅决定了你毕业的难易程度,成果的潜在层次(决定你能否找到高校工作),还包括未来在学术界发展的难易程度。如果你老板自己没有什么学术水平和抱负,只是希望你们做横向课题,那恐怕u will have double work to do。


         3.个人兴趣。因为电气总体来说是一个非常engineering的学科,也比较老旧,个人觉得从科研角度来说没有太多让人exicting的东西。特别对于女生,这种纯工科的方向如果你确实不喜欢,又要一辈子深入研究其实并不是很好选择。有人会说你先毕业以后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其实这个不现实,因为能在学术界survive下去是有延续性的。基本都会沿着博士的内容go on, 换一个方向就又double work了。

        我觉得以上三点是最重要的。至于个人问题,其实完全看你的个人条件,读博并不会让女神变成男生眼里的恐龙。实际上高校女老师是一个加分项。很多女博士没有找到bf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去social以及打扮自己。所以这又归结到学有余力的问题上来。总之如果你适合,一切就会比较顺利,否则就会磕磕盼盼,有的时候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从周围现实情况来看,确实读博的女生不少找对象很晚,在同学中找的居多。

        从收入角度来说,经过辛苦的博士5年科研训练,成为高校教师后你的“显性”收入一定是低于供电局同学的。所以如果家境不好,要改善自身经济条件,还是去供电局的好。


        我觉得楼主应该学习能力挺不错的,所以主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经济条件以及找对象的压力。毕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供电局虽然无趣,把孩子培养好可能更有成就感哦。

      • 2016-12-15 19:29:24
      •  (9)  
      • 回复
      • 查看评论(5)
        匿名 回复匿名
      • 补充一下哦,因为博士毕业一般都去高校比较多。高校老师工资是没有供电局高的。 如果博士去企业的话,虽然是比同时入职的硕士工资高。但是跟没有读博,五年前就进入公司搞研发的同学来比,可能你的同学收入会更高。我也在公司工作过。如果进的是一个好公司,五年研发经历可以让你变成一个相当专业的选手,很可能升任小组leader甚至部门经理,如果跳槽也会有很高的回报。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做产品角度而言,企业几乎完胜高校。企业的工作强度、软硬件条件都完胜高校博士。关键人家都在做实实在在的技术。高校还要搞一些华而不实的paper。 我觉得如果想做产品和技术的同学没必要读完博士再去企业,应该去过企业再考虑有的放矢的读博。国外也是这样的。我们这个专业的国外教授甚至要求有企业工作经历。
      • 2016-12-26 11:44:50
      •  (1)  
      • 回复
        匿名
      • 啊?读完博还不如在供电局的工资高啊?供电局工资没那么高啊,一年也就十万多点啊,读博出来怎么也二十万吧!会没有供电局的高吗?
      • 2016-12-18 13:13:50
      •  (0)  
      • 回复
      • 似水流年
      • 啊?供电局工资也就是十万多啊,怎么会比博士还高?博士不是都二十万以上吗?
      • 2016-12-18 13:14:44
      •  (0)  
      • 回复
      • 似水流年
      • 供电局工资会比博士还高吗?供电局不是也就十万多吗?博士不是至少二十万吗
      • 2016-12-18 13:17:20
      •  (0)  
      • 回复
        匿名 回复似水流年
      • 我的意思是博士后做高校老师的工资少于供电局。很多地方供电局都有20万的。
      • 2016-12-22 14:55:12
      •  (0)  
      • 回复
      • 匿名
        • 同为电气女硕毕业生,没有读博。跟楼主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我觉得一个已经二十多岁的新世纪独立女性,人生道路再不要让别人为你做决定了,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自己想怎么做就去勇敢的做,不要总是被别人对你的期待所左右了。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从小被别人赋予了太多期待,小时候自我意识不强烈,任别人安排也就罢了,到了这个年龄,如果还是只过别人期待的人生,那就可怜了。
          然后,你就该问问你自己了,你想要的人生是硕士的人生,还是博士的人生。
          现在的社会,硕士确实是已经不值钱了,基本上,大多数硕士毕业生已经是优秀的普通人,当然,如果你自身能力很强,是一个有博士水平的硕士,而且一直不懈拼搏,那有一天你也会脱离普通人的圈子,成为不普通。但是,说实话,从你找工作会选择进入局子看,你应该不会孜孜不倦。所以选择硕士人生,意味着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不愁吃喝,收入可以,工作不累,普通人理想的生活。但是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未来,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你也就不可能成为不普通的人。


           而博士生嘛,也分两种,一种是为了学历,一种是为了学术。为了学历的,其实就是选择成为高薪版硕士,也就是希望通过获得博士学历而有机会得到更高薪的或者是时间更自由的工作,比如企业的研发工程师,或者普通高校的普通青椒。这种人,就是通过博士苦读四五年,或者更久,来换取后面的人生的更高性价比,说实话,我觉得,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这种是最划算的。因为对于男人进企业,博士毕业后基本可以拿到同龄硕士毕业更高的工资,还有安家费,养家经济能力显然更强。或者留个高校,时间也比较自由,自己再可以接些项目,钱肯定是可以有的。而对女生,或许不需要这么多钱,所以一般女博士毕业都去高校当老师,比较自由,以后有充足时间顾家。所以如果不急着赚钱,也能受得了这四五年的苦,那么你可以考虑留下读博哦。当然,其实你供电局的工作,也有充足时间照顾家庭,赚钱也已经挺多了。所以,如果是出于这种目的,可能对你而言,更多的就是获得个博士学位。
          为了学术读博的,则是我比较佩服的人了,就是自身对科研真的有兴趣,有毅力,是真的想走学术路线,希望自己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学术领域有所造诣。这种人,也就是那些大牛教授们的生活,你也知道了,他们基本每天醒着的时间都是花在开组会和参加学术报告以及看文献上。这种人需要足够的毅力,不需要多聪明,只是很需要毅力。因为要出成果,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坚持训练,不需要聪明。科比接受采访曾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都可以成功,但是成功要付出代价,就是你要牺牲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这一件事上,为此你可能无法做一个好的孩子,好的爱人,好的朋友,为了成功你就需要割舍这些。所以如果你有一定的学术追求,愿意为了学术牺牲其他时间,对于你而言,做研究是最舒适的工作方式,那么你就可以考虑走这条路。当然,也不是每个搞科研的都要舍弃这么多,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割舍,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师。可能只是做科研舒适而已,并不求一定要获得多大成就,总之,就是,如果与做轻松一些的不太耗脑力工作相比,你更喜欢一直动脑研究,那读博就适合你。


           不过读博过程中也要防止,跳进坑。可能也有很多人,刚入学时是抱着想成为一个学术人才的心读博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最终成为了混学历的人。这种种原因之一,就是导师。导师本身学术水平高的,可以教授你正确的科研方法,他的影响,包括他的课题组成员的影响,都会让你受益,耳濡目染你也会成为大神。但是如果导师就是灌水,整个课题组都灌水,那你学到的基本也就是灌水的方法。所以建议你如果要读,一定考查好,你的导师属于哪一种。
          总结一下,就是我觉得你搞清楚,科研是不是你最喜欢的工作方式。有的人,比如我,就喜欢做不用动脑的事,做费脑子的事绝对是为了赚更多钱。有的人,则是做不动脑的事就烦躁的很,一定要动脑子来解决这种重复体力劳动。这两种,不考虑名,不考虑利,你更偏向于哪种,你就选哪种。因为其实现在你的工作或者读博,都可以使你获得已经不错的名利,所以,从心,选一个最适合你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选一个相比之下最不讨厌的。

        • 2016-12-16 14:32:46
        •  (7)  
        • 回复
        • 查看评论(2)
        • 我在企业的小伙伴,工作十年很多已经到了中层。年薪并不是博士低,甚至有年薪百万。高校并不是最好的成长平台。在国内读博士更要看自己对以后在高校做老师是不是感兴趣。
        • 2016-12-17 22:02:33
        •  (0)  
        • 回复
          匿名
        • 学姐,就叫你学姐吧,非常感谢你这么认真的回答!感觉你的观点很多跟我一致,我好像也不太清楚,自己很喜欢什么,但是我好想不喜欢总是从事无脑工作诶。。。感觉很浪费生命啊。。。
        • 2016-12-18 13:08:20
        •  (0)  
        • 回复
        • 徐佳
          • 看到很多人问要不要读博,该不该读博,作为一个博士四年级的学生想和大家交流一些经验,希望能帮到一些学弟学妹。
               我本身是本科直博(一下子把五年青春交给了现在的实验室)。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我对读博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我自己是主张读博的(虽然中间辛酸苦辣都有,自己也发过牢骚,但是从来不曾后悔读博)。
               如果你已经读了硕士,那么再坚持两年或者三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何乐而不为呢?很多人说博士毕业工资并不比硕士多多少,其他专业我不了解,但就有机化学而言,校园招聘的时候我了解到博士的工资起码是硕士一倍以上,而且毕业的博士师兄们告诉我,博士毕业后一般都是可以先做个小领导的,真正干活的是硕士和本科!更有师兄告诉我:如果你跟着一个博士工作,假设是你做的成果,有的时候也会算做你跟着的那个博士的!(虽然很不公平,也许是社会现实吧!);另外,如果你的本科不好或者家来自农村,那我觉得你更要读博,首先读博期间国家给的待遇比给硕士的待遇要好很多,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学校博士一个月补贴是2500+导师补贴,硕士是国家补贴600+导师补贴。在住宿方面博士很多是单人间,硕士为四人间和双人间,要知道双人间到单人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是单人间,在你读博期间你可以让自己的亲戚朋友过来玩省去不少住宿费!其次如果是农村出来的博士还是比较少的,回家后父母脸上也有光!(博士学位在农村还是很吃香的,虽然说起不到很大作用,但是父母开心啊,以前大家都开玩笑说,不孝有三,读博为大,其实不然,读博期间其实是可以补贴家用的);另外有一点,都说毕业找工作靠能力,但是你如何证明你有能力?大家都没有工作过,有很多企业招聘硬性要求就是本硕博985!所以博士是个敲门砖!工作之后,升职机会我觉得博士大于硕士,当一个岗位需要人才的时候我觉得如果有博士应该不会用硕士吧?领导出差也更愿意带着博士吧?聊起天来起码可以说:这是我···,XX学校博士!
                当然读博之前要做很多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平台导师与研究方向,平台决定了你的发展高度,导师决定了你能否正常毕业,课题关系到你以后做的顺不顺利········我认为,读博之前要想好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要不要走高校科研道路!如果要走,那么请选择一个比较高的平台的比较牛的导师,这样你才能发出高质量和高数量的Paper,才能更好的出国,才能混好科研圈,现在水涨船高,没有几篇一区很难搞科研的(即使延期个一年也无所谓的其实,多干两年让你做个教授也是值得的)否则,你再怎么努力也事倍功半!如果你不想走科研道路以后想进企业发展,那么导师牛不牛其实关系不大,因为到最后大家拿到的都是博士学位,找工作的时候都差不多(如果有好文章当然最好),这个时候你需要关心的是这个导师Nice不Nice,是不是经常延期学生,如果他延期那么你就要慎重选择!不然到毕业的时候可能会非常郁闷!只要能发几篇文章能毕业就行了,没必要太拼!(当然该学的还是要学,要做一个合格的博士)留点精力去企业拼······
                 如果你是女生,那么读博之前最好先有个男朋友!毕竟五六年时光蹉跎,韶华易逝,不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所谓的科研!过了最佳婚育年龄也不是太好!如果你非常喜欢科研,那就另当别论,科研界也有太多大牛女科学家!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若有帮助,请笑纳,无帮助勿喷!

            这是天涯上一个人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吧!!我没读博,也不敢去奢望读博,更没法为你建议

            但是我知道,最重要还是需要你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想要什么?读博能带来什么?会损失什么?等等考虑清楚,特别是女生,没那么多的大好青春(女强人除外)。。。。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 2016-12-15 12:53:44
          •  (12)  
          • 回复
          • 查看评论(2)
            匿名
          • 您是第一个回答我的!特别感谢您认真指点了这么多,我觉得您说的有道理,我。。。好像不是一个超级喜欢科研的女强人。。。所以。。。可能要让我导师失望了
          • 2016-12-18 12:56:27
          •  (1)  
          • 回复
          • 徐佳
          • 回复匿名
          • 没有什么失望不失望的,你要有自己的选择。做出决定后就不能后悔。。老师估计是发现你的潜质,或许老师没有人读他的博士,而你又跟了这么久,于情于理建议你赌博咯,或许其他原因(仅仅猜测)。说老实话,女孩子读博并不是多么好的事情,你们需要考虑的比男生多多了。。现在,硕士已经足足够用了。也许你想留在高校,也只有读博了!!不想留在高校,须得慎重考虑!
          • 2016-12-18 21:55:17
          •  (1)  
          • 回复
          • 会奔跑的猪
            • 读博士的话是一项机会成本很高的一件事情,作为一名已经毕业的博士深刻体会什么叫做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说,读博是一个有代价的机会,不保证以后你因为这张文凭说明什么,全凭你个人努力以及今后技术发展形势。

              首先,我谈谈我对你的看法,你硕士期间就已经发表两篇EI会议论文,说明你很踏实,也很喜欢电气这个专业,能够钻研下去。其次,你花费了很多时间在理论研究之中,这是读博前必备的基础。你比很多人有了读博的基础。最后,你在写论文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很多精力,你很害怕在供电公司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你舍不得目前积累的技术技能,特别是写论文的技能。

              我来分析下你的思路,读博很辛苦,父母不想让你累,我觉得都是次要的,你内心里面是不会担心这些的吧.关键是你比较担心投入这么多时间,是否能够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读博确实是一件需要靠自己去走出来一条路的事情,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机会成本较高。

              其实,这件事情和读博士没有关系,你的核心问题是你还未进入社会,但是你有点担忧,这是正常的。读博4年,在你的人生道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你终归要进入社会,去承受在学校里面承受不到的压力,面对新的挑战。

              最后,回到最后的问题,你到底适不适合读博,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没有所谓第三类人,所谓女博士这样的说法,这种偏见早已经过时。进局子里面会废掉也是一种偏见,是很多学校里面的人的误解。对不起导师更加谈不上,你有你自己的路要求,你要对你自己的人生负责,读博不读博是你自己的选择,任何人不得强加于你。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读博或者不读的核心问题是你是否喜欢科研,是否接受今后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高校当个老师之类的,或者读完之后再来电力系统。据我所知,电气专业及其封闭,很多人都会来电力系统工作,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的,这倒也是好事。读博之后的路很清晰,要么回供电公司,要么就去当老师,两种不同的路,看你怎么想,更喜欢哪个。


              最后说一句心里话,到了这个层面已经不是任何意见,经历能够左右你的了。应该是你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了,假如你没有读本科,没有读研究生,大家都会建议你去读一下。但是到了这个阶段,说实话,已经没有人可以建议了,因为所有其他人的建议也都是自己的经历,他人的经历对你不适用,就像马云是师范老师,但是人家现在是千亿富翁,他一定会告诉你读电气专业都是错的。。。去创业才对。所以,打消一切顾虑,不管做什么选择都是对的,关键是选择之后的蜕变才是你人生必须要经历的东西,而这才是你的人生。



            • 2016-12-17 23:21:00
            •  (10)  
            • 回复
            • 查看评论(2)
              匿名
            • 您说的很对诶。。。我就是不知道这种机会成本的收益到底会有多大。。。大概我是想从别人的经验里判断一下,这机会成本的收益到底有多大。。。但是好像确实也不好判断。。。唉。。。总之谢谢您!我是要自己静下来思考一下,我到底喜不喜欢科研。。。
            • 2016-12-18 13:05:11
            •  (0)  
            • 回复
            • 阿路
            • 答主谈到一个很关键的经济学上的点——机会成本,赞,分析的很有道理。
            • 2017-02-10 11:52:31
            •  (0)  
            • 回复
            • 匿名
              • 首先,你得想清楚是否是要读博士,读博士之后去做什么?

                据我认识的一些博士来看,尤其是电气专业的博士,毕业之后去国网下面的研究院、电科院之类的多一些,可能比在市局技术含量高一些,但绝对没有你想的那么好;除非你可以争取去学校当老师,如果你觉得你适合做这方面,而且有搞科研的潜质的话,可以选择这一条路;读博确实很辛苦,但是如果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清晰的道路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另外,没准还可以在学校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呢。。。

              • 2016-12-15 19:38:00
              •  (7)  
              • 回复
              • 查看评论(1)
                匿名
              • 恩。。谢谢!希望被你言重~听你这样说,感觉读博貌似也没那么痛苦,哈哈,就是。。好像成本没有那么高,收益也没有那么高
              • 2016-12-18 13:12:32
              •  (0)  
              • 回复
              • 匿名
                • 强烈建议不要因为导师劝去读博,重点在于自己是否适合读博,是否喜欢学术。读博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年龄、对象、论文要求、毕业年限等等,这些最好先考虑清楚,读博是个人的事。

                  感觉市供电局的工作也很不错,虽然是有点浪费人才,但是每年还依然有那么多人往里挤。电网的日子安逸稳定,如果楼主想要一番作为,那供电局确实不适合。

                  虚头吧脑的说完了,说点实在的,前提:楼主喜欢学术,对科研感兴趣。

                  若有另一半,他支持:偏向于读博;

                  没有另一半,觉得读完博士年龄没有问题,偏向于读;

                  如果觉得很累的话,建议慎重考虑!!!

                • 2016-12-15 16:44:32
                •  (10)  
                • 回复
                • 查看评论(1)
                  匿名
                • 啊。。。就是这些问题。。。考虑不清楚。。。没对象,搞不清楚冒着嫁不出去的风险读博,值不值。。。
                • 2016-12-18 12:59:29
                •  (0)  
                • 回复
                39 条记录 1/6 页 12345 下一页 下5页 末页

                换一换相关问题

                标题 回答 阅读数
                【】会员级别不够无法享受特权,请问怎么提升会员等级?

                发布人: c原状态:待回答

                0 350
                【过电压及防护】hghhb

                发布人: qiaosl状态:待回答

                0 411
                【电工电子技术与设备制造】有生产过电气控制柜的大佬吗?

                发布人: 小郁状态:待回答

                0 1321
                【谈天说地】zheshishaya

                发布人: 匿名 状态:待回答

                1 2015
                【电力传动与电动汽车】载波层叠

                发布人: diandian状态:待回答

                0 2071
                NE牛顿眼

                NE电气微信扫一扫
                更多电气资源等你分享

                技术支持:晓电平台COPYRIGHT(c)沈阳知电科技有限公司 www.niudunyan.com 辽ICP备19011081号
                联系电话:024-31371737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391号

                发送人:似水流年

                即将发送 元的红包
                给答题人。还剩30元红包